本网讯(通讯员刘欣然)近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师生们积极响应学院号召,前往湖北省黄陂和随州地区展开为期三天的“创新课程思政实践育人”主题调研活动,以新闻传播类课程思政“5331”教学体系为依托,在课程教学、教研科研、社会服务三个维度同时发力,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具体学科知识,将课程思政与学生实践落地相结合,探索人才培养新路径。
新传院新闻学专业是国家一流专业,新传院一直致力于关注课程思政建设、产学研一体化、新闻传播专业学子就业实习等问题。本次调研活动以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为宗旨,专任教师们秉承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希望在潜移默化中以德育人,以诚育人,努力锻造未来职业新闻人所需的理想信念、家国情怀、文化素养。
建设课程思政“大课堂”创新实践
6月19日,我校新传院党总支书记徐晓、院长陈瑛、分管实践教学副院长陈欣、分管科研副院长何国军一行赴攀升科技武汉总部开展创新课程思政调研活动。攀升信创业务群大客户总监张龙年为新传院师生介绍攀升科技发展情况及成果。攀升科技作为国产品牌,高度重视自主研发,在十年厚积薄发中,成为了国产计算机排头兵。

在实地参观考察后,校企双方开展“探寻传媒数智化教联体专项合作——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调研交流座谈会”并举行“实习就业基地”挂牌仪式,就校企合作等事项进行研讨交流。双方共同探讨探索新闻与传播与科技应用和创新融合场域合作。

“以新媒体各类硬软件工具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学业、职业规划观念、行为意志和创新品格,在前沿科技公司学习观摩实践也能够激发学生敬业、创业精神,使他们能够主动参与社会变革。通过研究合作、教育培训和创新项目,双方可以共同探索新闻与传播领域的科技应用和创新,解决现实问题,推动行业发展。”陈瑛说。
课程思政大课堂即把实践基地作为“理论+实践”的嵌入式课堂,学生在企业中实习、实训、实践,在多维学习中全面提升自身素养,在不断探索与积累中,大课堂已经成为了教育教学的重要基石。
构建课程思政“大团队”教育实践
6月20日。陈瑛一行前往随州市随县万福店农场凤凰山村及华宝山村调研。凤凰山村是全国先进党组织,全国文明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随县文旅局领导、随县党校领导以及凤凰村党支部书记、全国人大代表潘祥树介绍乡村治理情况“凤凰山村借着随县城乡统筹试点镇的东风,打造全域旅游,建设美丽乡村,通过产业引入、生态修复、旅游建设,增加村民就业,提高村民收入,实现凤凰山村的全面发展。”

华宝山村位于唐县镇东北部,全村版图面积37.5平方公里,是桃、李、杏、梨、枣、橘等50多个品种的水果主产区,种植面积2万余亩,年产量3万余吨,年产值超6千余万元,是远近闻名的“花果山”。

在乡村走访调研中,陈瑛表示:“基层治理、基层传播、乡村振兴是我们重点关注的议题,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参观和访问等活动,让课程思政下基层,能够增强学生对国家发展的认知认同,对家乡发展的关注关心,切实培养新闻专业学子的社会责任感,他们将来将承担传递信息、报道事实的重要角色。新传学子到企业、到媒体、到基层,研究学者、专家记者、基层干部都可以参与到人才培养与储备的战略中来,构建课程思政“大团队”,让业界学界合作、共商、共赢。”
树立课程思政“大视野”合作实践
6月20日下午,陈瑛一行前往随州日报社。随州日报社社长桂运东及其他主要领导参加专项研讨交流会。双方就行业发展趋势,困境与破题进行深度交流。

陈瑛介绍我院课程思政基本理念“我们希望拆除学科之墙,建构采、写、编、摄、播、演、讲、行、做等多层立体的新闻传播实践育人体系,通过引导学生主体性参与,深化“讲政治、懂国情、会传播、接地气”专业定位,深刻领会世情、国情、社情、民情、舆情,培养学生宽广的知识视野、世界视野”。

本学期以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新传院以专业课程为突破口,策划落地了“全媒培训”“数智化教联体”“我看文博”“业界观摩”“品牌传播”等多个主题活动贯穿课程思政创新探索全过程并取得多项成果。
将课程思政融入到校企合作和访企拓岗实践调研中,能够为新传人才培养提质增效,不仅提升了他们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还能够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培养创新思维,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为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这样的育人方式探索,也将在行动中打造既懂专业、又懂思政的教师队伍,建设好省级课程思政教研平台,实现全院师生思想上同心、目标上同向、行动上同行,最终实现“人人讲思政,课课育新人”的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