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姚诗月、黄馨悦)培“金课”,走深走实进基层,实训实践开新篇。新闻与传播学院主动作为,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让学生走出去,将专家请进来,探索实用性课堂双向互动新模式。
11月9日,我校新闻与传播学院(以下简称“新传学院”)在校园内开展了一堂人像摄影实践采风实训课。本次课程由新传院院长陈瑛组织策划,特邀原武汉皇宫首席摄影师、资深人像摄影师陈望重、刘建带领2022级新闻学1班全体学生共同进行。
(陈瑛院长在课程开始前发言)
新传院院长陈瑛对学生们说:“高校教学改革改到深处是课程,只有将课程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因材施教,走特色发展和多样化创新,才能够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不浪费每一堂课,珍惜每一次实践实训的机会,共同来探索体验实训课程之美。”
区别于传统课堂重理论轻实践的模式,陈望重更注重引导学生将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结合起来获取知识技能。陈望重不仅注重传授摄影技巧和相关知识,还鼓励学生将所学应用于实际拍摄中。通过真实场景下的练习和案例分析,在动手操作过程中获得直接反馈并加深对概念原理的理解。
在实训课堂前,陈望重分享了他自己摄影的档位偏好:AV档。他向同学们介绍道:“AV模式是一个半自动的摄影方式,固定一个光圈,其他相机会自动配合,很容易抓拍,只是个别依照环境少调节(原理是白加黑减)。建议大家有一定摄影基础后再使用M档人为控制曝光。”
实训课堂上,陈望重对人像拍摄常见参数设置,光影和构图技巧,一一分解。他反复向同学们强调:“要想拍好人像,参数必须要合适。”同学纷纷拿出笔记本做好笔记,便于后续运用到实践拍摄中。
(陈望重老师正在拿着相机为同学们调试参数)
理论课程讲解之后,全体师生们立刻移步到新传学院的摄影棚里进行实践实训拍摄。在摄影棚里整整的两个小时,大家一点都不疲惫,调试打光,模特摆拍,不亦乐乎。陈望重在指导打光时没有使用模式化刻板化的打光公式,而是邀请同学们担任模特,并根据每位模特面部独特的特点,亲自上手“定制”适宜其面部角度和色彩的人像灯光。不同模特打光案例的变换,加深了同学们对面部光线运用的理解。在陈望重示范过后,许多同学勇敢上手尝试并成功调整好了灯光,创作出了一幅幅具有表现力的作品。
(陈望重老师在为同学们演示补光灯用法)
(刘瑞雪拍摄的“忧郁小王子”)
结束了上午在摄影棚的实训实践拍摄,下午与老师们一同在二师校园内进行实景拍摄。在浓浓秋意中,见二师之美,摄人像之韵,以实战见真章。在开始拍摄前,陈望重强调了户外拍摄的参数范围,详细介绍了户外拍摄光圈调整的策略。
一行人从三鉴池、勤仁坡再到不鸣山,边走边拍。在相互拍摄的过程中,大家的主动性被充分调动了起来,拍摄者和被拍摄者都在积累经验。
院长陈瑛看着眼前的拍摄盛况,赞同道:“实践课就该这么上!技术训练中融洽的氛围,将专业人士请进来为大家授课,帮助大家更深刻地了解摄影,体会摄影,爱上摄影,让同学们走出传统的课堂去深入探索,同时也将我们新传院的资源设备利用上,利用好,对培养大家成为应用型人才大有益处。”
02
增强多维互动,强化主体体验是本次课堂的创新点之一。
课堂的有效教学离不开良好课堂氛围的塑造,在本堂课的尤为体现在双向互动:老师耐心解答同学们的遇到的问题,让课堂氛围活起来,进而在课程进行过程中将主导权过渡给同学们,让课堂动起来,真正的使课堂在一活一动中绽放最闪耀的光。
从事人像摄影37年的陈望重在课堂上积极为同学们耐心解惑答疑,他不断向同学们强调:“大家在摄影方面有问题都可以提出来,希望尽可能帮助到大家,摄影是一个过程,先想到再拍到,不断磨炼。”
在实践开始后,艾冬姿同学拿出手机向陈望重请教她之前去东湖拍摄的照片,陈望重在翻看后立马鼓励道:“拍的不错!我也有去东湖拍摄向日葵的照片素材,给你们参考一下,光圈可以再调大一点,这样更加突出人物主体。”
(刘健老师为同学们讲解拍摄技巧)
实践过程中,陈望重积极参与进学生的实践拍摄中,对每个人拍摄的机内参数进行指导,反复观看学生们拍摄过的照片,不断调整帮助学生将曝光参数调整至更优。同时他也会根据学生拍摄的实况提出建议,调整同学手中相机的角度,保证更优构图、找到最佳机位。柏饶饶在完成模特拍摄后准备查看照片时,陈望重主动走过去关心道:“让我看看你拍得怎么样。”起初柏饶饶有些扭捏,担心自己拍的不好。但是面对陈望重充满鼓励与支持的目光,她放松地将相机交给了他。
陈望重仔细琢磨了每一张照片,随后抬头夸奖道:“你所呈现出来的镜头真的很棒!非常出色。”接着,他耐心指导柏饶饶找出照片可能存在的问题,并协助调整了快门值等关键参数。经过陈望重的精确调校后,再进行拍摄时画面果然变得清晰明快。
(孙婉君拍摄的“阅读美少女”)
(李琳拍摄的“温婉灵动小仙女”)
陈望重在实践拍摄过程中不仅是一个引导者,更是一个积极的行动者。在我们积极实践操作的同时,他自己也没有闲着,不断抓起相机,举起镜头,捕捉定格我们课堂中珍贵的精彩瞬间。
陈望重并非是讲究权威感的教育者,他以其亲切和蔼的个性,与学生建立起了友好而平等的关系。“他没有任何架子,像一位真正的朋友一样,在指导学生时展现出了无限的耐心和温柔,”柏饶饶认为,这种放松而轻松的师生氛围使得同学们更加自在,促使大家充分认识到自身潜力及改进空间,并能够更快地取得进步。
实践+互动=摄影新风尚
在陈望重这次的课堂中,可以看到两个新的元素:实践与理论的结合以及亦师亦友、多沟通交互式学习。这种教育方式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独特而富有成效的学习体验。
“这堂课是一种全新的体验!我直观地感受到了摄影的魅力,更进一步的体会到了实践的重要性。在之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会在实践中检验自己学习的成果,希望自己的摄影技术可以更上一层楼。”张馨玥同学激动地说,“这节摄影课,我给满分!”。
陈琬婷同学兴奋地说:“本次实践课不仅让我得到了锻炼自己摄影技术的机会,而且给同学们拍摄了好看的照片,记录下了美好的瞬间,我觉得很有意义。”
本次校园人像摄影实践课用同学们喜闻乐见的方式顺利进行,以创新为基点增加同学们对于课程的兴趣,用实践促真知帮助同学们更好的理解理论知识,要通过实战检验同学们学习的成果,是新传学院进行课程改革的一次创新。同学们所展现出来的创造力和向心力让老师们印象深刻,老师们的悉心陪伴和耐心指导也令同学们难以忘怀。我们期待着更多实践课程的开展,也希望同学们在实训实战中不断磨炼自己的本领。
(稿件来源:灵动新闻团队)
